干花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干花厂家
热门搜索:
成功案例
当前位置:首页 > 成功案例

中国工业机器人在混战中追赶直面进击2025

发布时间:2022-06-13 03:52:17 阅读: 来源:干花厂家
中国工业机器人在混战中追赶直面进击2025

银白色待焊车架随输送带停下,紫色的机械手稳稳将其卡住定位,几台亮黄色的机器人齐拥而上,瞬间火花四溅,各焊点逐一完成,一分钟内被送往下一个工作岛,同时也迎来下一个待焊车架。这就是发生在上汽通用武汉工厂的焊装车间内的日常一幕,该车间2015年刚刚投产,目前拥有452台机器人,自动化率已高达97%。在2011年,机器人在中国的销量还仅有2.2万台,到2014年已跃升至5.7万台,中国连续两年稳坐全球机器人市场首位。而机器人从事的工作岗位,也由一开始重体力、重复性以及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的工位,慢慢发展成无人工作岛、无人生产线、无人车间。时至今日,机器人在中国制造中的角色,遍布钣金加工、抛光打磨、喷涂、分拣、包装码垛等各个生产工序。只要你能想到的行业,都可以用到我们的机器人。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(下称上海发那科)一位员工向记者表示。早在2012年,中国已就机器人产业开始国家级的战略布局,可以说,正是这样的政策催化,以及频频出现的用工荒,带动了机器人市场此前三年的爆发性增长。如今中国制造2025概念的提出,尤其是智能制造和智能工厂的装备需求,又为进击的机器人们打了一针兴奋剂。政策馅饼对于《中国制造2025》中提及的重点任务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一项,东莞力生机械设备有限公司(下称力生公司)董事长张高强可谓烂熟于心。文件中提出:在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/数字化车间,加快人机智能交互、工业机器人……的应用,促进制造工艺的仿真优化、数字化控制、状态信息实时监测和自适应控制。这被他视作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。张高强介绍,力生公司已经在5月成立了一个培训中心,主要就是对员工进行机器人应用的培训;此外还计划增设工程中心,针对视觉应用和控制系统进行自主研发。他甚至已经打算将公司名称改为广东力生智能。这家成立于1996年的生产线供应企业,正由原本的机械设备行业,全面向智能制造业转型。像力生公司这样半路出家的企业,在机器人行业比比皆是。东莞机器人技术协会会长蒋仕元向记者证实,他所知的绝大多数机器人相关企业,崛起于2014年东莞机器换人政策推出之后。2014年1月,《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》(下称《指导意见》)首次明确提出了机器人密度(每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台数)达到100以上的目标。2013年,中国机器人密度仅为30。在用工密集的长三角、珠三角各地,针对机器换人项目的补贴政策纷纷出台。从中央到地方乡镇,都有配套的政策支持。据我所知,购买国产的机器人,可以(从东莞市获得)补助15%。镇一级还有配套补贴,比如说拿到市里100万元补贴,不同的镇会拿出0.2、0.3、0.5,甚至是1∶1的配套补贴。蒋仕元介绍,正是在这样的政策驱使下,有些企业为了让自己高大上,都是不惜血本。特别是对一些小的企业来说,有补贴当然最好。其他如广东广州、中山,浙江嘉兴、杭州,江苏昆山、宿迁等地,也先后推出了机器换人的持续政策。馅饼不仅落在机器人应用企业头上,不少企业瞄准了机器人的销售和集成市场。蒋仕元回忆,在2012年至2013年间,他供职某3C制造企业时,作为首先开始机器换人项目的企业之一,公司想要在国内找一家合适的机器人集成商还十分困难。为了建成首个无人车间,公司耗资上亿元,所有设备均由国外进口,就连调试的工程师都是国外派过来的,光工资就不得了。情况仅在2014年一年间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2015年1月,东莞市机器人技术协会副会长罗百辉参加某行业研讨会时公开声称:中国从事机器人业务的企业,正在以每周两家的速度不断递增。价格硝烟作为机器人产业研究者,罗百辉统计后认为:在4000多家机器人厂商中,至少75%以上是系统集成商即自己不生产机器人,而是以购买机器人制造企业的本体,为客户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,行内俗称交钥匙工程。在行业的疾速发展中,价格被急剧压缩,现在国内一些企业的报价,几乎只是原来外企的一半。这样的价格战对于应用企业来说求之不得。蒋仕元在原3C企业时所设的无人化车间,要收回成本耗时十分漫长。对当时的他和同事们来说,投资这条生产线,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争取客户,比如说有些苹果的订单,你没有高端设备,它就不给你做。在竞争充分的2014年,通常把三年以内回本当作一个标准。但也要看什么样的企业、生产什么样的产品,有的可能几个月就可以收回成本。比如一条线原本要十几个工人,改造后可能就只需要两个人,它的回报率就很明显了。«上一页12下一页»

问卷调查H5模板
考试测验H5模板